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室简介›› 成员简介

成员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简介

点击数:12842018-11-24

内容摘要:

彭加山  

 

    ▲彭加山,男,19636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71月参加工作,担任原无锡轴承厂技术员,19887月起从事教学工作,1992年起连续2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2年起先后担任江阴交通职工学校专业教研组组长,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机械教研组组长,期间还曾担任学校机电工程系德育干事两年,现为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汽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交通运输组成员,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汽车修理类研究组组员,江阴市职业技能鉴定所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评员,机动车维修工从业资格证考核员,无锡市盛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兼)。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江阴市交通局、江阴市教育局等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并获江阴市交通局嘉奖;多次被原江阴交通职工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并获“特殊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江阴中等专业学校首届“十佳师德标兵”,2008年又被评为“师德高尚好园丁”,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江阴、无锡市先进班集体。2008年起先后被评为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能手”、“汽车专业学科带头人”,2016年被评为“无锡市汽车专业学科带头人”。

发表了《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初探》(《职业技术教育》)、《中职汽车专业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研究》(《职业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中国校外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五结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校外教育》)、《生产性实训“5+1”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教育教学论坛》)、《校企合作共建汽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实践研究综述》(《教育教学论坛》)、《谈机械制图的成功教学》(《中国轻工教育》)、《汽车维修专业建设的困难与对策》(《机械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建议和方案》(《科技视界》)等10多篇省级以上论文,其中《生产性实训“5+1”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论文还分别获得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二等奖和第三届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三等奖。主参编《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汽车维修技术基础》(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汽车发动机及其组件检测与维修》(主编之一,南开大学出版社)、《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汽车电子电器系统检测与维修》(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等多部项目式规划教材。2009年至今,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无锡市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无锡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无锡市示范专业“汽车电器维修专业”和无锡市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无锡市精品课程资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资源等申报建设工作。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汽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实践研究》、无锡市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课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研究,参与了《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 汽车运用与维修》子课题《汽车维护》、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汽车文化>核心课程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和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现代学徒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2010年《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设计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等奖;2011年在江苏省首届“两课评比”比赛中获交通运输类示范课、在无锡市“五课教研 两课评比”比赛中获一等奖;2013《盘式车轮制动器的构造与检修》教学设计获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4年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在无锡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在无锡市技能大赛中获“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项目三等奖。近年来,先后指导过10多名校内外青年教师,其中汤琴、刘加建、陈伏庄、田贞等老师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研究课,刘加建、印桦、陈伏庄、张惜君等老师分别获江阴市、无锡市教学能手,汤琴、缪静梅等老师分别获无锡市、江阴市教学新秀,另还有多名老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无锡市、江阴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五课教研 两课评比”一、二等奖等。


下一篇: 名师工作室成员印桦老师简介

上一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