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工作室导师吴建洪组织16电商(1)(2)(大专)班82名团员青年,进行《职业素养训练》现场教学,徒步参观位于夏港街道的吴文藻冰心故居纪念馆、吴孝子牌坊和万安桥、朱杏南烈士纪念馆等名胜古迹,让团员青年从江阴乡土文化和人文历史中汲取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在吴文藻冰心纪念馆,夏港街道专门派过来的沈敏讲解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吴文藻和冰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五十六年的半生缘、一世情。纪念馆分为吴门之后、海的女儿、五四洗礼、海外情踪、赤子情怀、双星闪耀等八个部分,展出了吴文藻夫妇在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和重要贡献。从这里走出来闻名中外的中国社会学家、中国民族学家吴文藻,与妻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冰心,双星合璧,深深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在万安桥孝子牌坊广场,同学们触摸到了一段坚实而厚重的历史。清代夏港出了一名闻名乡里的吴孝子吴凤,在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钦命在河东街西(万安桥东堍)立了一座“孝子牌坊”,以示旌表。万安桥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桥全长50.7米,主孔净跨达12.8米,高7.6米,顶宽4.5米,共有82级台阶。花岗岩材质,三拱相联,线条流畅,飞虹一般凌空横跨夏港河,虽几经战火毁损,但桥身依然气势恢宏。万安桥建成已近360年了,现在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它虽然没有跨海大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的气势;没有跨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气派;可它有“江城如画里,山望晚晴空”的气韵——古朴而沉静,从容而淡定。
在朱杏南烈士纪念馆,退休义务讲解员徐越秀阿姨为同学介绍了朱杏南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五四运动后,朱杏南与旅外青年吴文藻等人组织夏港同志会,先后兴办阅书报社、补习学校,普及文化知识,传播进步思想。不久,又创办东袁村小学,捐资扩建夏港小学新校舍,为夏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江阴县委委员,参与组织领导了江阴农民暴动,为江阴农暴领袖之一。1929年春,奉中共江苏省委指派到苏州,担任中共苏州县委书记。1930年9月9日晚,朱杏南在苏州寓所召开秘密会议时不幸被捕。次年5月9日,英勇牺牲在南京雨花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此次活动以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乡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名胜古迹蕴含的文化来启发团员青年并带动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参观过程中,大家学习了吴文藻冰心纪念馆的爱心文化、吴孝子牌坊的孝心文化、朱杏南纪念馆的革命红色文化等夏港街道的乡土文化和人文历史。团员青年深刻感受了先辈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关爱百姓、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坚定信仰、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发他们更加奋发有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早日成为“现代班组长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