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专业与课程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与课程建设

【博雅领航·专业建设】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人培调研数据---毕业生

日期:2023-01-20

为提高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把握,更好掌握学生就业信息,本人培方案组针对毕业生进行了专业调研。本次调研时间自2022年12月29日开始,截止到2023年1月10日,共收到有效问卷625份,数据来源95%为江苏生源。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行业变化背景

进入智能化会计时代,财税人员的角色实现了“双转变”:由主要扮演会计核算者转向分析决策者、由会计软件使用者转向个性化信息工具开发者。财税人才一方面需要具备数据意识,能够进行数据的挖掘、整合、管理、交流、分析、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分析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数据技术及信息工具的应用开发,包括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RPA的流程开发应用等等。

因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也应当明确自身角色转变,思考如何使培养的人才更好胜任分析决策者、个性化信息工具开发者。

   (二)调研目标

通过调研财税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薪资水平等信息,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调研毕业生在职过程中常用软件、关键技能,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工作需求,为更新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调研毕业生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感悟,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共11题,分就业基本情况、职业能力需求、人才培养感悟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调研。

   (四)调研方法

     借助问卷星开展此次调研,被调查对象通过微信等扫描即可填写问卷信息,样本收集与后台统计的效率较高。

   (五)调研对象

大数据与会计与会计信息管理等专业属同一专业群,专业平台课、专业培养方向等上面有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方案组为提高样本量规模,将调研对象扩大为财税类所有专业近10年毕业生。

二、调研信息统计

(一)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1.样本数据统计

1)就业单位类型

image.png

 

2)工作岗位

image.png

 

(3)年收入水平

image.png

2.结论

(1)就业与专业存在矛盾。从本次调研来看,从事专业相关岗位的毕业生占比不高,在35%左右,即便是对口就业的学生,其岗位也主要集中在出纳、会计核算等基础性财务岗位,从事会计软件维护、财务数据分析等岗位的几乎没有,专业延伸培养的优势在就业时体现的并不明显。

(2)就业与择业存在矛盾。就历年统计的就业率来说,本专业就业率在95%以上,但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我们所培养学生主要面向小微企业,43.68%的学生从事其他岗位,从事对口岗位的学生也主要在出纳等低端岗位。85.88%的毕业生薪资水平在60000以内,尤其是2022年刚毕业的学生普遍薪资水平很低,有26.72%的毕业生薪资不足30000。学生受限于学历、职业证书等现实原因,择业的空间不大。

(二)职业能力需求

1.样本数据统计

1以下专业知识你觉得按重要性来区分的话应该如何排序     

image.png

2)以下专业能力你觉得很重要的是

image.png

3以下软件在您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是

image.png

 2.结论

(1)企业对于专业能力的需求是综合性的,要把业、财、税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就工作岗位的知识维度来说,毕业生将财务、法规、税务列为最重要的3个模块;就能力维度来说,毕业生则认为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纳税申报能力、内部控制与风险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至关重要。而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执行过程中,重财轻税的现状依然存在,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有的人培来说,《基础会计》周课时11、《财务会计实务》周课时12、《成本核算与管理》周课时6,而《税费计算与申报》的周课时仅为5,所以要更新课程设置,税务处理、风险控制等课程的。

2)企业对于工作能力的需求是综合性的,要加强对学生办公能力的培养。经常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的毕业生达到了90%以上,但从企业的反馈来看,学生尽管在校期间考取了计算机一级证书,但对于电子表格公式的使用、PPT的制作等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考虑加强对《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的建设,并把该课程教学与MS OFFICE 高级考证结合,提升学生综合性工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感悟与建议

1.样本数据统计

您觉得您的职业精神形成的渠道是

 

image.png


image.png

2.结论

职业精神的形成有赖于校企双方培养。实际工作养成、学校管理引导、专业教育培养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精神养成渠道,一方面学校要切实推进产教融合,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推行等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切实贯彻课程思政,坚持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加强学生素质维度的培养。

三、调研结论

我们要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财务核算人才转向培养懂数据、熟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匹配社会需求。就人才培养规格来说,知识方面,我们期望学生掌握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基础知识、国家财税政策公司法法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专业知识。能力方面,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智能技术应用及基础开发能力、财税实务处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同时应当将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美学素养、全局意识、数据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具备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具备会计文化自信及正确的会计理财价值观;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经济感悟力及敏锐的管理思维。

   (一)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财务知识、法规知识、税务知识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纳税申报能力、内部控制与风险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被认为是对提升工作实效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虽然此次调研中学生对于《大数据基础》、《信息管理与运作》、《管理信息系统》等提及的不多,但大智移云物链对于财税行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将教学的重心向大数据、税务处理、经营管理倾斜,同时通过开设创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梯度化设置课程体系。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三递进”。第一阶段重在培养基本文化素养、职业规范和专业基础技能,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务》、《会计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等课程。第二阶段重在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处理、业务会计等岗位核心能力及管理思维,设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等课程。第三阶段重在提升职业综合素养,培养其财务分析、税费筹划、审计、投资等高阶能力,同时将考取职业资格等证书集中放置在这一阶段,可以既有必考证书也有选考证书,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着重培养职业能力与精神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作为准绳服务学生发展。一方面,加强与合作企业联络,在课程实施、实习指导等方面实现产教互融;另一方面,通过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证、SIYB创业培训考证、MS-OFFICE高级考证等,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办公技能同时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与课程思政的落实,提升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