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大运河文化思政课”等你来参与
文化是运河的灵魂
火热进行中
往届风采





一
活动时间
二
参加对象
三
主题内容
四
征集形式
本次征集形式
“大运河文化思政课”线路设计(文本)
“大运河文化思政课”教学展现(视频)
文本类:“大运河文化思政课”线路设计,主要有课程线路概述、教学内容等部分组成,通过文字、图片、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课程设计,线路要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具有教育性、真实性、科学性、原创性和可操作性。
视频类:“大运河文化思政课”教学展现,组织学生开展研学体验、社会实践、学习探究等活动,用视频呈现课内课外相贯通、教学实践相衔接的“大运河文化思政课堂”。视频时长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为:视频压缩采用 H.264(MPEG-4Part10: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 25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 1024Kbps,帧率为 25fps,分辨率不低于 1280×760(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 128Kbps(恒定)
六
工作要求
1.各地各校要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大运河文化思政课”活动,做到“在行走中体验、在参观中教育、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升华”,变过去的“思政小课堂”为现在的“社会大课堂”,变“枯燥生硬”为“生动有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热门金课”。
2.在开展“大运河文化思政课”活动中,注重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既要重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又要注重整合各类场、馆、站、所的宣讲员和解说员、各级党史研究学者、各类志愿者以及“五老”等资源力量,调动他们参与思政课社会大课堂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构建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市(县)区教育局负责所属学校的组织发动和报送工作,各地不少于20个项目(含文本和视频)的推送。市教育局负责市直属初、高中(含职业学校)学校组织发动和报送工作,各直属院校、市属民办学校推荐至少1个作品(含文本和视频)。
4.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征集“大运河文化思政课”进行评审,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对积极参加征集展评活动的地区,给予优秀组织奖。
5.各地各校要做好“大运河文化思政课”宣传报道,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运用,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
报名表
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