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信息浏览

    2025年校技能竞赛烹饪项目决赛圆满落幕
    • 发布日期:2025-06-03
    • 点击数:

    5月28日下午,一年一度的校级技能大赛烹饪专业比赛在烹饪实训中心如期开赛。来自经管系21级~24级烹饪专业各班的一共43位选手参加了包括中餐热菜、中餐冷拼、中餐面点和西餐面点四个项目的比赛。

    技能比赛烹饪项目参赛人员.jpg

    比赛品种依次为青椒土豆丝、银芽鸡丝;蓑衣莴笋、萝卜单拼;月牙饺、秋叶包;纸杯蛋糕、紫薯饼干。

    赛前,各相关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进行练习和打磨。报名中餐热菜的学生反复颠锅和调味,只为青椒土豆丝出锅时根根分明、脆嫩爽口的完美一刻;银芽鸡丝的上浆、滑油成了他们日夜琢磨的关键,每一根鸡丝的滑嫩、每一缕豆芽的爽脆都需在油温升腾的瞬间精准捕捉。

    中餐热菜 (5).jpg

    冷拼操作台前,砧板上刀尖划过莴笋、白萝卜的细微声响成为烹饪实训室里七八节课的主旋律。蓑衣花刀要求每一片薄如蝉翼、连绵不断,角度、深度、厚度精益求精,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左手中指第一关节处打磨出的血泡无声诉说着“毫厘之争”的艰辛。

    中餐冷拼 (4).jpg

    面点工坊更是弥漫着面粉的清香与学生专注的气息,月牙蒸饺十八道细密匀称的褶子、秋叶包栩栩如生的叶脉纹理,左右手的完美配合,手指运动方向的指导调整,无不凝结着指尖千万次的揉捏塑形,导师的一句关键技巧的点拨使得学生瞬间突破技术瓶颈,作品质量大幅度提升,学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中餐面点 (2).jpg

    西点选手则在牛乳的奶香与烤箱的温热中反复调试紫薯饼干的配方与纸杯蛋糕烘烤的温度曲线,选择绵白糖还是糖粉?色拉油还是黄油?低筋粉还是玉米淀粉?全蛋糊还是蛋清糊?配方与选材、成团与成形、口味与火候,成为他们决胜的秘密。

    西餐面点 (4).jpg

    正式比赛日,烹饪实训中心化作无声的战场。朱旭军、季立、王金志、汤君华、顾晗烨、陈殿发等评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带领各项目组学生进入赛场有序比赛。

    111热菜实训室里炉火烈烈、热气升腾,青椒土豆丝在滚烫的铁锅中翻飞旋转,银芽鸡丝滑入热油锅瞬间腾起的白气与滋滋声,这是对选手心态与手上功夫的双重考验。

    中餐热菜 (2).jpg

    104室冷拼区一片寂静,只听见刀刃与砧板接触时极富韵律的笃笃轻响。蓑衣莴笋的每一刀都需精准切入食材四分之三深处,刀尖的每一次停顿与推进都关乎最终能否拉成完美的“蓑衣”形态;白萝卜片力求薄如宣纸、大小均一,在盘中堆叠出晶莹剔透的雪山意境。

    中餐冷拼 (7).jpg

    面点区,中餐选手指间翻飞,月牙蒸饺弧线流畅优美褶皱匀称,秋叶包叶脉清晰生机灵动;西点选手则屏息凝神,裱花袋在纸杯蛋糕上挤出繁复精致的奶油花纹,紫薯面团的厚薄均匀与烘烤色泽成为关键得分点。空气里弥漫着紫薯的清香、油脂的焦香与糖霜的甜香,紧张的气氛几乎凝固,唯见操作台上选手间技艺无声的较量与碰撞。

    中餐面点 (1).jpg

    硝烟散去,评委的点评句句切中要害:“整体作品质量超过以往!”、“部分土豆丝火候稍过,爽脆感不足”、“蓑衣莴笋的刀距一致性可再提升”、“月牙饺收口处可以更紧致些”、“纸杯蛋糕顶部轻微焦黄需关注烤箱温度稳定性”——这些精准反馈,瞬间将激烈的赛场转化为最生动的课堂。

    选手们围聚在评委身边,对比自己作品与其他选手之间的距离,眼神灼热,认真思考,争相请教。好学上进的青春身影成为实训室里最动人的风景!